简介

一般饺子大都用面粉做皮包馅而成的,而“芋子饺”却是芋子煮熟后剥去毛皮,碾成芋泥加适量地瓜粉做饺子皮,馅一般多为肉馅,芋子饺的皮相比面粉皮而言,具有软、香、韧等特性,味道非常特别美味。芋子和地瓜那是当地的主要杂粮,正如农谚所言:“番薯芋子半年粮”。在客家地区芋子被视为“农家最重之蔬”,它既可当蔬菜,又可当粮食。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每至秋季,家家户户的地窖、房角都堆满那红姣姣的地瓜和黑黢黢的芋子。当地还流传着一个“芋赈饥”的小故事:古时有一寺僧,专力种芋,岁收极多,杵之如泥,筑造为墙,后遇大饥,独此寺四十余僧食芋泥以度凶岁。可见芋子是个好东西,是山中之珍品。而聪明能干的客家人在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变换芋子的吃法,更新芋子的烹制花样,以芋子烹制菜肴宴请客人,于是就在生活实践中烹制出乡间美食——芋子饺。
芋子饺出现在江西赣州北部和福建闽西一带,其中以江西石城的芋子饺最为知名,其做法和味道最为地道。和石城当地的其他二种特色食品——棋子块、肉丸并称为石城三大特色美食。
芋子饺因做法较耗时间且不易保存(因冷冻后饺子皮变硬从而影响口感,一般较少采用冷冻),很难象速冻水饺一样成为快速食品大量推广。在厦门、福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少数石城人开的饭店有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