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刺山柑植株长1~2米, 单叶互生, 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5厘米, 全缘光滑, 托叶呈弯刺状。花单生叶腋、白色。浆果椭圆形, 长2.5~4.0厘米, 似绿皮微型西瓜, 因而又叫“野西瓜”。我国沙区仅产1属1种, 新疆各沙区均有分布。
刺山柑是一种中草药, 有很广泛的医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据《新疆药用植物志》记载, 刺山柑叶、果和根皮均可入药, 主要有祛风除湿、止痛、消肿等功效, 外敷患处可以治风湿性关节炎和疮毒。我国民间常用其治疗关节炎、肩周炎等。
由于刺山柑独特的生态特性, 在新疆等多风、植被稀少和沙暴肆虐地区, 具有降低风速、抗击风沙、防止土地风蚀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
刺山柑还是一种优良的野生油料植物。野生刺山柑植物资源作为油脂资源可用作食用油、工业原料, 是沙漠地区宝贵的植物资源。据测定, 刺山柑的种子富含油脂, 4公斤种子可榨油1公斤, 其营养价值与菜籽油接近, 可开发为食用油。多年生刺山柑单株平均种子产量1公斤以上。
刺山柑初花期, 植株粗蛋白质含量约为17%, 粗脂肪含量4.5%, 无氮浸出物26%, 是牛、羊、马、驴、骆驼等喜食的牧草饲料。此外, 刺山柑还是一种夏、秋季蜜源植物, 花期6—8月。

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Na+、Cl-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贵州植药调查》:甘,寒。
【功用主治-野西瓜苗的功效】:治风热咳嗽,关节炎,烫伤。
①《江苏植药志》:治腹痛。
②《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
汤火伤。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用法与用量】:用高度酒250克泡野西瓜一斤,泡制一个星期后,将药酒每天早晚各涂一次于患处。或搅碎与鸡蛋清搅拌涂抹于患处。
外用:研末油调涂。
【选方】:①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
水煎服。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调桐油敷伤处。
内服:煎汤,
外用:研末油调涂.
方法一:取野西瓜(适量以盖住患处即可),用白酒泡10-20分钟,泡软后,捣碎,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摊平在一张白纱布上.用白纱布把野西瓜和蛋清的糊状物,裹起来,敷在患处。【切记不要把野西瓜和蛋清的糊状物直接敷在患处,那样会灼伤皮肤),敷15-25分钟后(最长不超过30分钟)】:每周一次。
方法二:每250克泡酒一斤,泡制一个星期后,将药酒涂抹于患处,坚持数日,以自己接受状况为易。

相关频道: 野西瓜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