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价值

紫色姜是中国傣族传统常用药,最早收录于《贝叶经文》中,以根茎入药,以散剂、丸剂和外用,用药历史久远,其味苦、辛,性寒,可通过松驰胃肠平滑肌,缓解痉挛疼痛,增加胃动力,促进胃蠕动,起到健胃、消食、散寒、止呕等功效。在傣族民间,紫色姜通常有3方面作用:一是直接将紫色姜煎水内服,治疗食积胀满、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二是将其根茎鲜品捣烂外敷,可治关节红肿热痛和皮肤顽癣等症,用于治疗多种真菌皮肤疾病及皮肤保健护理;三是紫色姜也可以作为生姜的代用品直接食用。在现代医药中,以紫色姜作为主要药物研制的傣药成药“双姜胃痛丸”(傣族名为帕中补)可用于治疗食滞胃脘、痞满和慢性浅表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