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玉米 介绍

介绍摘要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病害防治

1、曾一度被控制的病害再度爆发流行
玉米丝黑穗病是 70 年代初我省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当时推广的杂交种如嫩单 3 号 、4 号、5号,龙单 1 号、5 号等品种不抗玉米丝黑穗病,其种植面积最高时占生产种植面积的 50 %以上 。感病杂交种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玉米丝黑穗病大流行,使玉米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随着抗玉米丝黑穗品种的应用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到 80 年代中期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控制在 1 %~ 2 %。 90 年代以来, 丝黑穗病,再度流行,2001 年玉米丝黑穗病中等偏重发生,2002 年全省玉米丝黑穗病特大发生。双城、阿城 、宾县、肇东、肇源 、肇洲等市县玉米主产区调查结果表明,50 多个品种,均有玉米丝黑穗发生,发病程度因地块和品种的不同而异,平均发病率为 15 %~ 20 %,严重地块达 60 %以上,甚至绝产。严重发病的品种有白单19 、龙单19 、吉单197 。发病面积之广,危害程度之大是历来所不曾见的。
2、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70 年代在我省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只零星发生,危害不大,作为次要病害不为人们所重视90 年代后期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个别品种年发病率超过 10 %以上。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由种子或虫媒传播,属系统性病害 ,植株早期感染,全株发病基本不能结实,产量损失接近 100 %。
3、新病害不断出现
进入 90 年代,玉米茎腐病、弯孢叶斑病 、圆斑病陆续成为玉米病害中的新成员, 发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玉米茎腐病年发病率 15 %~ 20 %,已上升为主要病害,虽经“八五”“九五” 攻关,明确了其病原菌优势种组成 ,但在防治措施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玉米弯孢叶斑病 1996 年在辽宁省爆发流行,发病面积有 20 万 hm,严重地区叶片大多枯死,减产50 %。近年来,玉米弯孢叶斑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有发展蔓延趋势。
1、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
首先是大大提前了玉米的播种期,玉米大双覆技术使原有的 70 cm 垄距加大,播种期较正常播种期提前 15 ~ 20 d 左右。在我省西部干旱( 阿城、双城、肇源、肇东) 和中西半干旱地区,农民为抢墒情,往往也采取提早播种,最早播种期为 4 月 17 日 。由于早春气温低,种子在土壤中萌动慢,生命力较弱,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给土传病害病原菌侵染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其次玉米种植密度加大,80 年代以前推广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平展或半平展,种植密度小,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株型多为耐密性的紧凑型,种植密度大,密度加大湿度增加给气传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施肥不科学,偏氮 、缺磷、少钾,造成植株徒长,抗病能力下降 。此外,玉米大面积连作重茬种植,根际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恶化了玉米根系生活环境以及高产优质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从而导致玉米病害日趋严重。
2、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变异
东北三省玉米病害过去主要是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抗病育种工作也主要针对这些病害进行,选育的杂交种多为单抗性品种;同时由于我国骨干玉米种质资源抗性遗传基础狭窄,血缘相近,极易引起病菌生理小种变异,使品种的抗性丧失如丹玉 13 只抗玉米大斑病 1 号小种。由于 2 号小种的出现并成为优势小种,导致该品种很快退出东北玉米区。
3、抗病品种单一化种植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单一抗性品种种植面积大,遗传基础单一,遗传防御机制脆弱,同时造成毒性小种大量增殖,病菌变异频率加大,抗病品种抗性丧失,病害爆发流行。
4、植物保健措施不建全
玉米植株高大,拔节后群体郁闭,防治难度大,现有技术措施效果差,防治成本相对较高,单一的措施不能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效果 。
玉米病害种类较多,发生流行因素复杂多变,防治方法应多种多样,病害治理必须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把单一病害防治向系统综合防治方向转变;把以保护玉米为主向保护农田生态系统转变,朝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各项关键技术的有机协调功能 。
1、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病菌小种毒力频率和病菌变异动态,可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抗病育种的预见性 ,避免由于病菌变异导致品种抗性丧失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
2、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及品种合理布局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病害最根本、经济、安全 、环保的措施。筛选抗源自交系,发掘抗病基因,创造抗性强 、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育种材料进而育成抗病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对推广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在同一生态区,按一定比例种植不同抗病类型的杂交种,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
3、农业栽培防病措施
适时播种,实行玉米 -大豆,玉米 -麦类轮作,改变田间生态条件;合理配方施肥,适时增加 K 肥的施用,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使用种衣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玉米大斑病1.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2.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3.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良种;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二、玉米小斑病1.症状: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2.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 2号、商单 4号、丹玉 6号等;自交系有吉 63、辽1311、自330等。
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3.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4.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三、玉米圆斑病1.症状: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2.发病规律: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茵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抱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3.防治办法:1.加强检疫 应特别注意不从病区调种,并选用抗病品种。我国发病严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2.药剂防治 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四、玉米褐斑病1.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2.发病规律: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人表皮。七八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密度过大,田间郁蔽,发病重。3.防治办法:1.农业措施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2.药剂防治 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
五、玉米纹枯病1.症状: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2.发病规律: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
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发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病害。3.防治办法:1.种植抗病品种 叶片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生长的品种,田间通风透光好,发病轻。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抗病力。在发病初期,剥除玉米植株下部的部分有病叶鞘,可减轻发病。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100-150毫升,或20%粉剂25克,或农抗120水剂150-200毫升,加水50-60千克茎叶喷雾。
六、玉米锈病1.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2.发病规律:在南方温暖地区,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来年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斑上产生夏孢子,可以在田间重复侵染,并由南至北随季风传播,逐渐扩大蔓延。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高的相对湿度(100%)有利于锈病发生和发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一般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氮肥施用过多,会加重病害发生。3.防治办法:1.选用抗病杂交品种;2.合理施肥,施用磷钾肥;3.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重时隔15天再喷1次。
七、玉米黑粉病1、症状:黑粉病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仅l-2厘米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可达15厘米。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仅个别小花受侵产生病瘤,其它仍能结实;全穗受害可成为1个大病瘤。2、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陆续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孢子萌发适温26—30℃。玉米植株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组织伤口处有利于病菌人侵。菌源多、降水多、湿度大,发病较重。3、防治办法:(1)种植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选用当地抗病杂交种。(2)消灭侵染菌源 玉米收获后,秸秆不要在地头堆放,作堆肥时需经腐熟,并及时消除田间内的病残体,以减少越冬菌源。(3)改进栽培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玉米螟,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此外,在病瘤成熟破裂前及时摘除销毁,减少田间传播为害。
八、玉米丝黑穗病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雄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2、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无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和种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菌丝,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后进人雄花和果穗,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种后至五叶期,土壤温度湿度是否适宜,一是影响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3、防治办法:(1)选用品种 选用抗病自交系,种植抗病杂交种。(2)拔除病株 发现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彻底拔,并带出田外深埋。(3)农业措施 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净肥,秸秆肥要充分堆沤发酵。深翻土壤,加强水肥管理,增强玉米的抗病性。(4)药剂拌种 选用15%粉锈宁或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
九、玉米茎腐病1、症状:为全株表现症状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腊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呈现青枯状。有的病株在雨后出现急性症状,全株急骤青枯。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可见到红色病症。2、发病规律:玉米茎腐病田间以病株残体、病田土壤和种子带茵为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玉米播种后至抽雄吐丝期陆续由根系侵人,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玉米灌浆至成熟期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雨量与发病关系密切。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3、防治办法:(1)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抗病自交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等,以增强玉米的抗病性。(2)实行轮作 深翻土地,清除病株残体,秸秆充分发酵后再施用等,以减少土壤茵源。
十、玉米干腐病1、症状: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粘连,不易剥开。2、发病规律:玉米干腐病以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病。3、防治办法:(1)农业措施 选育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秋季深翻士壤,清除田间病残组织,减少侵染来源。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增施有机肥等,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2)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4小时。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即可播种。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