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高10至20 公尺。
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2至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
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木棉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干热气候、石灰岩地带的平坦地及江河两岸的冲积土中,在日光充足的地方开花良好,在强酸性红粘土上则生长不良。木棉速生,材质轻软,可供蒸笼、包装箱之用,花、树皮、根皮药用,有祛湿之效。红棉较抗风,但若缺少修剪则主干中高部在台风来临时易折断。
名称:红棉
学名:Gossampinus malabarica(DC.)Merr.(原植物木棉)
别名:木棉,英雄树。
花别名:英雄花、烽火花、红棉花、攀枝花。
科属:木棉科植物
入药部位:木棉的树皮。
性味归经:辛,甘,平。①《生草药性备要》:“性平。”②《本草求原》:“涩辛,平。”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入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腰脚不遂,腿膝疼痛,疮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地理分布:木棉分布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国外越南、印度、缅甸、爪哇亦有分布,一般在海拔500m以下零星分布。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化学成分:从木棉根中分离得到4种结晶成分,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齐墩果酸,橙皮甙和硝酸钾。采用GC-MS对木棉花醇提物乙酸乙酯溶解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6种成分。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14.44%)、十六烷酸乙酯(11.46%)、β-谷甾醇(8.64%)、油酸乙酯(6.75%)、亚油酸乙酯(5.8%)等,其中脂肪酸及其酯成分最多,植物甾醇其次。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m,常高于邻树,故名英雄树。
树干直立有明显瘤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很长;早春先叶开花,花簇生于枝端,花冠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2cm,花瓣5,肉质,椭圆状倒卵形,长约9cm,外弯,边缘内卷,两面均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合生成管,排成3轮,最外轮集生为5束;蒴果甚大,木质,呈长圆形,可达15cm,成熟后会自动裂开,里头充满了棉絮,棉毛可做枕头、棉被等填充材料。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光滑,藏于白色毛内。
木棉外观多变化: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四季展现不同的风情。花桔红色,3~4月开花,先开花后长叶,树形具阳刚之美。
爪哇木棉纤维呈浅黄、浅褐色。有较强的光泽,长度8~32毫米。每根纤维由一单细胞发育而成,为中空圆管状, 细胞破裂后收缩呈扁带形。胞壁较薄,两端封闭,中段较粗,根端钝圆,梢端较细。中段直径18~45微米,平均30~36微米,壁厚0.5~2微米,纤维细度平均约为11000米/克。细胞中充空气,干涸后不显转曲。纤维断裂长度8~13千米,断裂伸长1.5~3.0%。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约含64%,其次为木质素,含量约13%,果胶、脂肪蜡质等成分约20%,灰分约3%。纤维有较好的抗弯和抗压性能。纤维细胞壁密度1.33克/厘米3,而单纤维外形密度仅0.05~0.06克/厘米3。
印度木棉是木棉属的西马尔木棉栽培种,又称西马尔棉,颜色深棕黄,长度10~28毫米,直径15~25微米,其他性状类似爪哇木棉,但承载浮力只及自重的10~15倍,浸水30天浮力损失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