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

烹调用途:为四川菜使用最多的调料,常用于配制卤汤、腌制食品或炖制肉类,有去膻增味作用。亦为“五香粉”原料之一。
1. 炒菜时,在锅内热油中放几粒花椒,发黑后捞出,留油炒菜,菜香扑鼻; 2. 把花椒、植物油、酱油烧热,浇在凉拌菜上,清爽可口; 3. 腌制萝卜丝时放入花椒,味道绝佳。 食疗作用
花椒味辛、性热,归脾、胃经;
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 主要治疗呕吐,风寒湿痹,齿痛等症。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花椒坚齿、乌发、明目,久服,好颜色,耐老、增年、健神。” 花椒始见载于《诗经》。古代常将花椒与酒配制,称作椒酒。《齐民要术》多次提到用于调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其味辛而麻”的特点。此麻现已形成四川风味的一大特色,并为厨师所广泛应用。
椒红:健胃、驱蛔虫,并有温暖强壮作用。椒目为利尿药,用于慢性浮肿腹水。古方"己椒苈黄丸"采用椒目作逐水剂。
[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腰冷脚弱,齿牙浮动]
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