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葵花籽是由果皮(壳)和种子组成,种子由种皮、两片子叶和胚组成。
果皮分三层,外果皮膜质,上有短毛;中果皮革质,硬而厚;内果皮绒毛状。种皮内为两片肥大的子叶,以及胚根、胚茎、胚芽,没有胚乳。胚根、胚茎、胚芽位于种子的尖端。种皮由外表皮及内表皮两层组成,呈白色薄膜。
葵花籽的果实为瘦果,瘦果腔内具有离生的一粒种子(籽仁),种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种皮。果实的颜色的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紫色并有宽条纹、窄条纹、无条纹等。新发现:果腔内有三粒种子(籽仁)。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油用葵花籽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食用葵花则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北方地区。

历史

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实。向日葵属于菊科向日葵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葵花,我国古籍上又叫西番莲、丈菊、迎阳花等,在欧洲叫太阳花,还有些国家叫太阳草、转日莲、朝阳花等。向日葵原产北美西南部,本是野生种,后经栽培观赏,迅速遍及世界各地,十六世纪初传入欧洲。
我国栽培向日葵至少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葵花籽生产发展很快,世界葵花籽产量已成为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我国栽培也较广。
关于葵花籽的称呼各地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安徽灵璧称呼葵花籽为转莲,可能是觉得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且其外形又很像莲花而得名吧;在蒙古语中叫“那仁花”,意为太阳花的意思,很多蒙古女同胞的名字就取作“那仁花”。

类型

葵花籽食用型

籽粒大,皮壳厚,出仁率低,约占50%左右,仁含油量,一般在40%~50%。果皮多为黑底白纹。宜于炒食或作饲料。

葵花籽油用型

籽粒小,籽仁饱满充实,皮壳薄,出仁率高,约占65%~75%,仁含油量一般达到45%~60%,果皮多为黑色或灰条纹,宜于榨油。

葵花籽中间型

这种类型的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介于食用型和油用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