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方法

由于种子繁殖变异较大,生产上多采取无性繁殖。
①根茎繁殖。早春3月将留兰香的地下根茎翻起,选健壮、色白、节密、无病虫害的新鲜根茎,切成6-8厘米长根段,摆在开好的种植沟内,沟深6-8厘米,沟距25厘米左右,摆放时,每段根茎应首尾相连,摆好后随即覆土,压实,并浇透水。每亩大田需栽根茎100千克,每亩母本田的根茎可移栽8亩大田。
②分株繁殖。早春,在上年的留兰香地中,待留兰香新苗长至8厘米左右时,连根茎一同挖起,分株移栽,每穴栽2株,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
③扦播繁殖。5-6月份,选健壮的地上茎,切成6厘米长的小段,在苗床上扦播,生根成活后移栽。无论哪种方式繁殖,栽前都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大田吐宽1.3米左右,以便排灌和管理。

化学成分

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的活性部位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溶剂法和各种层析方法。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索烷(ursane),3-甲氧基-4-甲基苯甲醛(3-methoxy-4-methylbenzaldehyde),藜芦酸(veratric acid),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3',4'-tetramethoxyflavone,trimethoxyflavone,thymonin),香叶木素(diosmetin),5,6,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5,6,4'-rihydroxy-7,8,3'-trimethoxyflavone,thymonin),胡萝卜苷(daucosterol)。

主要价值

留兰香药用

植株含芳香油,含油率0.6-0.7%,其油称留兰香油或绿薄荷油,主要成分为香旱芹子油菇酮(含量为60-65%),此外亦有柠檬烃、水芹香油烃等,主用于糖果、牙膏用香料,亦供医药用。叶、嫩枝或全草亦入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虚劳咳嗽、伤风感冒、头痛、咽痛、神经性头痛、胃肠胀气、跌打瘀痛、目赤辣痛、鼻衄、乌疗、全身麻木及小儿疮疖。
全草(留兰香):辛、甘,微温。祛风散寒,止咳,消肿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胀,神经性头痛;外用于跌打肿痛,目赤红痛,小儿疮疖。

留兰香食用

嫩枝、叶常作调味香料食用。可添加于调味品中增加料理风味,个别或混合其他香药草作为提神茶,印地安人也拿薄荷来驱虫杀跳蚤。

留兰香化工

约含190余种成分,主要有葛缕酮(达50%-70%)、苎烯(20%-30%)及二氢葛缕酮、二氢葛缕醇、新二氢葛缕酯、乙酸二氢葛缕酯、顺式-乙酸葛缕酯、薄荷酮、乙酸橙花酯、香叶醇、乙酸异龙脑脂、胡薄荷酮、蒎烯等。产油含葛缕酮量较低,但含有较高的桉叶素和芳樟醇。由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绿薄荷)的新鲜茎叶用水蒸气蒸馏而得。中国和欧美各国皆有生产。留兰香油常用于牙膏、香皂、口香糖的加香及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