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介绍

青稞挂面西藏四宝之首,糍粑的主要原材料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
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
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

青稞挂面富含β-葡聚糖,对三高有明确的疗效

早在2500年前,青稞就是藏族人的药材。藏医圣典《四部医典》记载,“稠的青稞粥加菜是治疗隆病的上品”。《晶珠本草》将青稞分为七类,并指出青稞益精去脂、增强体力的多种功能。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们发现,青稞中富含的β—葡聚糖,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具有明确的疗效,且生物、医学专家研究认为,β-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阻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证实,青稞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青稞富含的硒,也被科学证实为防癌抗癌的有效物质。

青稞挂面3500年栽培史,是藏地人民长寿的秘诀

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