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冠心病人的食疗有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由于胆固醇沉淀在动脉内膜上,致使动脉内膜表面像粥样凹凸不平,所以叫动脉粥样硬化。起因分内因(包括遗传因素等)和外因(包括环境因素等)。
从遗传因素的角度看
有些家庭是冠心病家族、有些是糖尿病家族,有些是肿瘤病家族,有些是精神分裂症家族。有家族史的人,可能是隔辈遗传,也可能是父辈遗传。年龄和性别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据对北京地区35岁以上的70万人的调查,冠心病和脑溢血的发病率每隔10岁增高3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速度也加快。在性别上,女性在更年期前受卵巢激素保护,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很少得冠心病和发生心肌梗塞,因此50岁以前心肌梗塞病的男女比例是9:1;但是50岁以后,女性卵巢功能萎宿,心肌梗塞病人也随之增长,60岁时男女比例为3:1;到70岁时,男女的比例已接近1:1;到80岁时,女性略多于男性。这组数字表明,女性更年期后,要特别注意血压、心脏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等原因是不可能改变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只占30%),最主要是外部环境因素,约占70%。
外因包括7种: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运动太少、心理紧张不平衡以及糖尿病。其中前3种是主要外因。高血压是无声杀手,它会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提前20~40年,所以必须早期治疗。高血脂以及肥胖也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肥胖分"苹果型"和"鸭梨型"。苹果型肥胖者肚子大,俗称"将军肚",此种体形的人,体内脂肪主要堆积在内脏、心脏、动脉内,所以更危险;"鸭梨型"肥胖者臀部大、腿粗、肚子不大,危险性小些。
防治心血管病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一二三四五"。
"一"是一袋奶。
从一岁起(此前吃母奶)坚持每天喝牛奶至终身,对人一生的健康都有益。既补充了钙,又能减少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生。
"二"是每天250克主食。
但这点并不固定,瘦人可稍吃的多些,胖人则应更少些。要通过调整主食来调整体重。
"三"是一天要吃三份高蛋白食品。
每一份高蛋白是指50克瘦肉或100克鱼或一个鸡腿或100克鸭。每日早中晚餐,每餐一份高蛋白为宜。
"四"是四句话,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其中"三四五顿"是指总摄入量不变而将进餐次数增加,这比一天只吃两顿要有益得多。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
掌握以上这些,就能科学地保证我们每天的热量、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胖人还能减肥。
其次,是"红黄绿白黑"。
红:红葡萄酒。一个健康的人每天喝50毫升~70毫升左右的红葡萄酒,可以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延长寿命。
黄:蔬菜。指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等含维生素A较多的红黄色蔬菜。
绿:绿茶:饮茶对健康有益,茶中又以绿茶为最佳。饮绿茶可以减少肿瘤和冠心病的发生。
白:燕麦片或燕麦粉。食用燕麦,可降低胆固醇。每天50克(主食应相应减去50克),水煮3-10分钟,兑牛奶食用。
黑:黑木耳。每天吃10克黑木耳,坚持50天,血黏度下降,不易形成脑血栓和发生心肌梗塞,并可化解近期梗塞和血栓。
坚持做好这两方面,对每个人说来,不论是治疗还是预防,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