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川贝母
介绍
功效
川贝母的来源和作用具有清化热痰之功,兼能润燥化痰,软坚散结。本类药性多寒凉,多入肺经,凉可清热。部分药物质润,兼能润燥;部分药物味咸,兼能软坚散结。川贝母就是属于清化寒痰药。川贝母能止咳嗽大家都知道了,而关于川贝雪梨膏,传说与魏征有关系呢!川贝母与魏征的传说故事唐初政治家魏征十分孝顺,母亲患咳喘病多年,虽四处求医,但效果甚微,魏征心里十分不安。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仔细望、闻、问、切后,开一处方,具体药物为川贝母、杏仁、陈皮、法半夏等,可这位老夫人却因药汁太苦而不肯服用。第二天,老夫人说她想吃梨。魏征立即派人买回来,并将梨削去皮、切成小块送给老夫人,可老夫人却因牙齿多已脱落,不便咀嚼,只吃了一小片后就不吃了。魏征心想,那就把梨片煎水加糖后让老夫人喝吧!没想到,老夫人喝了半碗还舔着嘴唇说:“好喝!好喝!”魏征见老夫人对梨汁非常喜欢,便在煎煮梨汁时顺手将一碗药汁(按御医处方煎的)倒进了梨汤中一起煎煮,为了避免老夫人说苦不喝,又特地多加了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魏征也有些疲惫了,于是小睡了一会。谁知等他睁开眼睛揭开药罐盖时,药汁因熬的时间过长而成了糖块,魏征将糖块送到老夫人处,请母亲品尝,这糖块酥酥的,入口即化,又香又甜,老夫人很喜欢吃。魏征见老夫人喜欢吃,心里很高兴,于是他就每天给老夫人用药汁和梨汁加糖熬成糖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夫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不但食量增加了,而且咳喘病也好了。魏征用药和梨煮汁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这消息很快传开了,医生也用这一妙方来为患者治病疗疾,均收到了良好效果。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步衍化成了川贝雪梨膏。川贝母的来源和作用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产地:松贝主产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为川贝中之最优品;清贝主产于青海、四川和云南交界处,品质亦优;炉贝主产于四川(昌都)、云南(德钦、大理),品质次于松贝、青贝。性味:苦、甘、微寒;归肺、心经。功效:清化热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用法用量:煎服,1-3g;研末服,1-2g使用注意1、反乌头2、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川贝母的服用《本草汇言》:贝母,开郁、下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则虚劳火结之证,贝母专司首剂。故配知母,可以清气滋阴;配芩、连可以清痰降火;配耆参可以行补不聚;配归、芍可以调气和营;又配连翘可解郁毒,治项下瘿核;配二陈代半夏用,可以补肺消痰、和中降火者也。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症结,消实痰,敷恶疮,又以土者为佳。然川者味淡性优,土者味苦性劣,二者以分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