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谱网 砭石 介绍

砭石历史价值

泗滨浮石在历史上多有记载。其中最早见成书于战国时期《尚书》中的《禹贡》。其中记载,传说中的上古大禹时期,天下分为九州,其中徐州、豫州、梁州都进贡磬,而惟有徐州进贡的磬被注明为“泗滨浮磬”。这在当时应是十分珍贵的,否则不会被命名且列入贡品只为帝王所拥有和使用。其制作原料的石材也因此得名“泗滨浮石”,古徐州非今徐州,今徐州古称彭城,古徐州在今山东,今徐州的磬非“泗滨浮磬”,为灵壁磬或吕梁磬,声短而尖、不清正、共振与谐振感差,古时,灵壁磬或吕梁磬不可作为祭祀之用,就因为灵壁磬(黑色)或吕梁磬(灰黑色)非玉磬,非“金声玉振”,不可通天地、泣鬼神……
古五音最重要又为“宫音”,主五行之土、主中央无极、主脾也,主后天之本……
浮磬砭道养生是《内经》养生之根本。
泗滨磬为古玉磬,因其硬玉质较硬难以加工,所演奏的声音为有别与淫乐的古乐、雅音,
为古五音之律正,是堪与黄钟大吕齐鸣的正声。上古伯夔击泗滨磬百兽驯服,孔子击泗滨磬春雷轰鸣,南风激荡。泗滨磬的鸣响足以使帝王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这就是东夷虎族王从山东迁都殷地,后来出土的著名的“虎纹磬”。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唐朝,如果用不是泗滨浮石所制做的磬来演奏宫廷音乐,会被认为是“不正宗”,为有识之士所诟病。唐朝的诗人元稹对此曾赋诗记载了当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