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摘要

苹果酱,除含有大量的果糖、蔗糖以及果胶、水分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果酸、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铁、磷、钙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苹果酱加工改进工艺

随着设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苹果酱的生产工艺有必要加以改进,以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品质的高要求。
一般情况下,苹果打浆后的含糖量在15%左右,直接采用热力的方法进行浓缩。浓缩时,,最好采用夹层锅,以缩短加热时间,同时防止焦糊现象的发生。当果浆的含糖量达30%左右时,结束浓缩。
浓缩后的果浆含糖量不高,需要加入适量的白糖。若在浓缩果浆中加入浓糖水,会增加浓缩时间,因此可采用直接加入干白糖的方法。
现在的加工设备比较先进,在真空条件下无需软化打浆,有效抑制了酶的活性和变色的发生。用传统工艺加工苹果酱时,有对产品进行加热软化这一环节,此过程需要加20%左右的水,而后在加热过程中蒸发出去。改进后的工艺省略了加热软化环节,相当于减少了对产品的一次加热过程,避免了能源消耗,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其有利于保持产品原有风味和内在营养物质。现代产品的加工理念是,尽量减少对产品原有状态和风味的破坏。
对浓缩及加糖环节进行对比试验:
1)打浆后直接进行浓缩;
2)打浆后配料再进行浓缩。采用打浆后配料浓缩的方法时,果浆的含糖量比较高,但其浓缩环节有2个弊端:果浆的高含糖量对水分有束缚作用,增加了水分蒸发难度,导致浓缩时间延长1/3左右;高含糖量易使浓缩过程出现焦糊现象,且果酱易外溅,给操作带来不便。采用打浆后直接进行浓缩的方法时,由于果浆的含糖量较低,因此水分蒸发的较快,且不易发生焦糊现象。
浓缩后的苹果酱温度高达105~106°C,直接装罐后的温度可达75°C以上,节省了排气时间。直接封罐杀菌时,无需预热,缩短了产品杀菌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产品的加工周期。